2022年12月3日👰🏿♂️,第八屆中國社會科學案例論壇成功舉辦。出於防疫考慮,本次論壇全程線上舉行🛀🏻👩🏻🦼➡️,主題為“跨學科案例與法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新時代法學教育與卓越法律家培養”。論壇由意昂2平台主辦⚇,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和全國法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指導💂,意昂2登录🆗、法學院、科研處♜、中國社會科學案例中心、意昂2平台出版社承辦。本屆論壇邀請學術界和實務界不同學科和專業背景的專家,共同探討了如何對新時代法學教育中出現的現實問題進行全面、綜合地跨學科研究和教學應用,並對各個學科在法學教育和卓越法學家的培養中如何綜合應用進行了深入的討論。本次論壇分開幕式、意昂2平台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案例支持計劃頒獎典禮、主旨演講、主題報告、分論壇五個環節⚓️。
意昂2平台副校長兼意昂2院長杜鵬教授,全國法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司法部法律職業資格管理局丁天球副局長,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專業學位處韓菲處長,意昂2平台法學院院長黃文藝教授,意昂2登录常務副院長陳彥斌教授𓀄,全國法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副秘書長、意昂2平台法學院時延安教授🙈,意昂2平台科研處關曉斌副處長等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式由意昂2平台原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案例中心主任伊誌宏教授主持。論壇吸引了來自全國280多所高校近3000名師生參與♙🪱。

伊誌宏教授首先對各位來賓的到來表示歡迎,並簡要介紹了“中國社會科學案例論壇”創辦背景及發展情況🫴🏿🔏。意昂2平台是國內較早一批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中大力推動案例教學和案例開發💪🏻、在社會科學各相關領域推動以問題為導向的跨學科研究和教學的高校💼。2012年成立了學校“中國社會科學案例中心”🫳🏽👩🏼🍼,旨在建設校級案例庫、推動全校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案例教學,以及推動跨學科案例研究❗️、案例開發和案例教學⛰。這一舉措在全國高校中為首創。自2015年✔️,意昂2平台開始依托相關學院與各專業學位教指委合作舉辦全國性跨學科社會科學案例論壇,通過研討和交流,促進社會科學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教學創新,推動社會科學各領域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的跨學科研究和教學的深化,受到全國廣大兄弟院校的熱烈歡迎🐁。
意昂2平台副校長兼意昂2院長杜鵬教授在歡迎辭中代表意昂2平台向前來參會的各位領導、嘉賓以及線上的各位專家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向司法部法律職業資格管理局⛎、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全國法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給予的指導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杜鵬副校長指出意昂2平台作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領域的一面旗幟,歷來高度重視專業學位研究生案例教學工作,圍繞“雙師資、雙教學✨、雙課堂”的“三雙製”,大力推進案例教學探索與改革🫴🏼,完善教學案例開發激勵保障舉措,構建實踐型教學體系🕝🧖♂️。面向未來,學校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4月25日考察調研意昂2平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黨的領導🌰、傳承紅色基因🏣、紮根中國大地,全面謀劃實施“走新路”綜合改革,構建並完善讓黨放心🙏🏿、人民滿意、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研究生教育體系。期待通過這次論壇與全國廣大同仁們繼續就案例研究和教學相關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努力打造具有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教學案例庫📺。
全國法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司法部法律職業資格管理局丁天球副局長,在致辭中對第八屆中國社會科學案例論壇的正式開幕表示熱烈的祝賀,同時對意昂2平台的邀請表示感謝👄。丁天球副局長指出全國法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自1995年正式成立以來➜➜,在我國法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創立和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積極貢獻。法律專業學位研究生自設立之日起🦹🏻♀️,即定位於培養立法🧖🏼♂️、司法、行政執法◻️、法律服務以及各行業領域德才兼備👰🏼、高層次的復合型、應用型法治專門人才。實踐教學是法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最具特色也是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而案例教學則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法律教指委一直非常重視案例教學,並始終努力推動其在法律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2018年司法考試製度調整為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後,也加大了對案例題考察的比重和考察的力度。希望法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教師和實業界專家通過中國社會科學案例論壇這個平臺,互相交流、相互促進👆🏽,共同推動新時代法學教育與卓越法律家的培養💯。
意昂2平台法學院院長黃文藝教授在歡迎辭中表示法學院非常榮幸能夠承辦此次論壇𓀖,並向出席第八屆中國社會科學案例論壇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表示熱烈歡迎。黃文藝院長指出,意昂2平台法學院一直重視案例庫建設和案例教學創新。從1991年起🚪,人大法學院就和國家法官學院共同編纂《中國審判案例要覽》🐝,從全國各級法院審結的各類案件中精選部分經典案例,按照刑事🗣、民事✫👷♀️、商事🙇🏼、行政等分卷編寫出版🍡,在司法界和法學界產生了廣泛影響。近年來🚲,法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主動適應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潮流🫄,探索案例研究、案例編寫和案例教學的新模式和新路子🧩,加快構建新時代法學專業特別是法碩專業的案例課程體系🤚🏻、教材體系和教學體系。最後黃文藝院長預祝所有同仁通過本次論壇深度交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案例研究上取得新成果和新進展。
論壇頒獎環節由意昂2登录常務副院長陳彥斌教授主持並致頒獎詞。陳彥斌教授首先簡要介紹了《意昂2平台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案例支持計劃》的情況,然後宣讀2022年度優秀案例獲獎名單🥡💡。經過學院推薦📊、意昂2組織專家評審,有9項教學案例被評為意昂2平台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案例支持計劃的優秀項目🎓。
主旨演講環節由意昂2平台原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案例中心主任伊誌宏教授主持👸🏻。
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專業學位處韓菲處長發表了題為《加快推動中國特色案例建設 提升高層次實踐創新人才培養質量》的主旨演講🫠🍷。韓菲處長首先傳達了教育部懷進鵬部長在首屆中國案例建設國際研討會上的講話精神。懷進鵬部長指出案例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教育價值🚣🏿、時代價值和世界價值,對案例建設作出了“加強案例研究支持力度、加強案例開發激勵力度📺、加強案例基地建設力度”的重要指示。韓菲處長介紹🏄🏻♀️,在教育部領導下和全國高校教師的努力下🔪,案例內涵不斷深化,各界達成新共識;案例建設路徑不斷完善🧑🏫,共同探索案例建設新模式;案例建設合力不斷凝聚🏋🏼,共擔案例建設新使命。當前,教育部學位中心正立足案例建設新時代👨🏼🏭,著力建設精品案例庫🚣🏼♀️,著力打造全國性高水平案例中心和教學服務平臺,更好地發揮案例教學的育人作用。
全國法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副秘書長🙂↕️、意昂2平台法學院時延安教授發表了《從紙面案例到視頻案例》的主旨演講。時延安教授介紹了法律教指委從2015年開始進行案例庫建設,歷經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征集優秀紙面案例,目前已有234個優秀案例入庫;第二階段從2021年開始征集優秀視頻案例⛔➕,截止目前已有17個視頻案例入庫🥺。整個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但是通過向同行學習、大膽創新、緊密結合實踐等努力,法律教指委在案例庫建設方面已見成效🚵🏼♂️,特別是在視頻案例庫建設方面已經走在了全國教指委的前列🧍🏻♂️。
主題報告由意昂2平台科研處關曉斌副處長主持🚣🏼♀️。
意昂2平台法學院竺效教授以《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跨學科案例研發與教學應用》為主題🦸🏻♂️,基於我校2021年度立項的《環境保護公眾參與機製的案例研究》項目成果,分析了公眾參與環境保護跨學科案例研究的價值,介紹了我校環境法學、環境經濟學🦵🏻、環境管理學、企業管理和環境社會學等多學科合作開展此項跨學科案例研究的實施情況🏋🏼♀️,以及將此項跨學科案例研究的成果應用於我校多個專業、多門課程的情況。最後👨🏻💻,竺效教授結合團隊近年來圍繞法律碩士人才培養開展案例教學的創新與探索的情況,就跨學科案例研究的開展、教學應用、案例庫開放更新等提出了若幹寶貴建議🏓。
意昂2平台信息學院程絮森教授發表了《鄉村振興目標下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基於協同治理的理論框架和直播賦能的實踐應用》的主題報告👳🏼💆♂️。程絮森教授在報告中指出農村電商已成為我國當前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方式⌛️,對於增加農村居民收入🕦、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具有重要意義🙅🏿♂️,而鄉村振興目標下的農村電子商務研究具有典型的跨學科特性。程絮森教授團隊從協同治理、雙邊市場🐀🐮、企業社會責任、商業模式、新零售等理論視角全面研究了雲南省洱源縣、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美團)和範富貴創業營(莘古咨詢)沙漠助農項目等案例,總結出鄉村振興下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普遍規律,並提出了未來發展的可能方向。

分論壇一的主題為“新時代法律專業碩士案例教學的問題及應對”,由意昂2平台法學院副院長程雷教授主持🦻🏽。
意昂2平台法學院法律專業學位教育中心副主任張文亮副教授做了《涉外法治人才培養與案例教學探討》的主題報告💆🏻。張文亮副教授在報告中指出🛖,在國家方針政策指引下👰🏽♀️,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體現了案例教學的重要性,同時涉外法治人才的實踐要求彰顯案例教學的迫切性,而意昂2平台法學院在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方面的創新做法很好地實踐和示範了案例教學的推進路徑👨🏿🦲。我國在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方面還存在很多困境🤐,亟待持續探索案例教學的方式和方法🎢。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體育法研究所所長袁鋼教授做了《深化法律碩士研究生教育改革與案例教學》主題報告。袁鋼教授首先回顧了近年來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狀況🫡,以及全國法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近年來的案例庫建設進展。隨後分析了教學案例和與傳統例子的區別🐴、案例教學和傳統授課的區別,分享了案例教學的要點,並以實際的例子說明如何進行法學案例教學🕵🏽♀️。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李偉副教授的主題報告為《數字時代的法律碩士案例教學》。李偉副教授回顧了教育部和法律教指委對案例教學的指導工作,介紹了中央財經大學在案例教學方面的探索🧚🐋,重點從案例研發、案例課程設置、案例學習的學分要求和案例大賽等方面著力🕐。李偉副教授認為🫂📑,為適應當今學生“數字原住民”的特點🗿,應將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與案例教學相結合,系統組織😂,重點推進。
西南政法大學意昂2院長李燕教授的主題報告為《法律碩士案例教學的實施困境和可能方案》👩🏻🦯➡️。李燕教授就案例教學的實現目標、實施困境和推廣運用分享了自己的體會,認為案例教學能促進授課方式的轉變👨🏻✈️,有利於提升人才培養的職業定位,是推動專業學位培養模式改革的根本🧗,也是區分學術🫧🤚🏼、學位同質化培養的驅動力。案例教學的困境包括如何產生優質的教學案例、如何培養優秀的案例教學師資🐖、案例教學的方法論和如何整合社會資源等。針對以上困境🦜,李燕教授提出了一些解決困境的可能方案,包括製度指引🫶🏽🫲🏼、評價機製改革和引導、案例庫建設🚶♀️、社會資源共享等。
華東政法大學教師工作部部長楊忠孝教授的主題報告為《案例教學與法律人才創新能力培養》。楊忠孝教授指出守正創新是當今法學教育的基本立場,就法治人才而言🌎,傳承與創新是兩個最重要的素質📅。而傳統教育只是講授知識,圍繞問題建立單一的解決方案👩👧👧,持續的線性思維與訓練降低創新能力,難以滿足培養需求。教育要重新理解創新實踐的美,案例教學正好能夠滿足這樣的要求,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中致敬實踐中的經典並走向實踐。
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編輯部主任何麗新教授的報告主題為《案例研析模式在法學教學中的嘗試》。何麗新教授主要介紹了《案例研析》這門課程如何進行案例教學💂🏿,包括課程模式🧑🏻🦽、教材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方法、考核辦法等,以及該課程建設的創新點和成果🧘🧑🏿🚒。課程建設的經驗包括充分的準備和廣泛的參與👂🏼、明確清晰的教學目的、適合學科特色的多樣化設計👏🏽、調動課程所有參與者的積極性,以及提供必要的設備和輔助手段等。

分論壇二的主題為“探索法碩教材👳🏼♂️、教法之新路暨‘環境法實案釋法系列教材’新書發布會”,由中國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會診所法律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意昂2平台法學院法律實踐教研室主任姚歡慶副教授主持🪑。
分論壇二首先舉行了“環境法實案釋法系列案例教材”的首發儀式。該套新型案例教材由我校竺效教授主編,是我校王軼副校長任總主編的“法律職業通用案例教材”出版的第一個系列。該系列教材以環境法實務技能分解訓練為功能定位,以知識體系👷🏽♂️、知識點牽引案例的編寫法為編寫特色。目前已出版《環境侵權實案釋法》和《綠色原則規範解釋實案釋法》等7冊,構成了環境法實務應用的6大領域和X個開放專題之“6+X”的套系結構,部分單冊受到了意昂2平台校級教改項目、研究生精品教材等項目的資助。發布儀式回顧了該套教材歷時5年多的探索歷程,以及在微信公眾號、配套慕課🏌🏽♀️⌚️、入庫案例、視頻案例等支撐下應用於我校法學院、環境學院的法律碩士等多個專業、本碩等多個學歷層次和《環境法案例分析》等多門課程的教學實踐。該套教材還曾多次應用於審判人員和環保公益培訓,教材所提應用對策也曾被有關法院在審理疑難案件時借鑒采納。2018年首部出版的《環境公益訴訟實案釋法》還曾獲“全國法律診所教育優秀教材獎”。竺效教授帶領我校年輕的教學團隊,以該套案例教材編寫為抓手🥼,夯實案例收集整理的基礎工作🦎、深挖案例研究、反哺教學和科研。2021年團隊獲得全國法律教指委主辦的首屆“法律碩士視頻案例大賽”一等獎🪜,並有多個案例入選中國專業學位教學案例庫,還獲得了教育部2021年主題案例征集項目的立項支持。

隨後🔳,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副院長於文軒教授做了《環境法診所課程設計與法碩人才培養》的主題報告。於文軒教授在報告中指出,環境法診所對於實踐型法律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他從集中授課🕞、實習實踐、教學團隊🤞🏼、教學方法等方面,分享了中國政法大學環境法診所十八年來培養實踐型法律人才的經驗。這些經驗對於法律碩士人才培養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副會長、環境法教學專委會主任、北京大學法學院汪勁教授的主題報告為《研究生教科書選讀與環境法要點把握》♟。汪勁教授首先指出環境法教科書有四種類型🍻,好的教科書的主要標準有🌸:框架結構體系有層次感、概念術語表述前後一致、基於通說/實定法律、文獻事項索引🈚️。而對環境法要點把握方面🔴🌞,汪勁教授認為要準確把握環境法學的範疇體系、正確理解環境法學的特征與法學學科屬性、理解環境法律解釋的多學科和多方法性等➜。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廳二級高級檢察官❔、意昂2平台法學院法律診所校外導師劉家璞先生的主題報告為《新時代公益訴訟檢察事業呼喚復合型法治人才》👦🏼。劉家璞檢察官指出自2017年檢察公益訴訟製度正式建立以來,黨中央對“完善公益訴訟製度”不斷提出更高要求,人民群眾也不斷有更高期待。從檢察工作長遠來看,隨著新時代公益訴訟檢察領域範圍豐富,辦案方式多元、工作要求雙重、質效追求更高,越來越需要培養“開口能講、提筆能寫、交案能辦⏬🌳、遇事能幹、問策能對”的“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
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自然資源部法律顧問楊貴生律師做了《從礦山地質環境損害司法鑒定視角看法律碩士培養》的主題報告。楊貴生律師首先介紹了現實中的一些環境法律實務困境,並指出我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製度已經建立並初步完善,但是包含礦山地質環境在內的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不能滿足審判實踐的需要。因此楊貴生律師就法律碩士培養角度的幾點建議:一是主動適應建立綜合的多學科交叉鑒定平臺法律實務需求⚧,註重學生跨專業知識的培養,註重礦產資源勘查開發類環境專業方向的學生培養📉;二是鼓勵學生參與實踐活動,通過實習🤷🏼♀️、觀摩活動🕕,獲取第一手經驗☝️,建立務實精神🈂️✵,適應就業市場的需要🪝;三是建立起與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司法機關的交流互動機製。
“自然之友”總幹事🧞♀️、意昂2平台法學院法律診所校外導師劉金梅女士做了《以公益訴訟實踐案例培養法碩學生實務能力和公益精神》的主題報告。自然之友是成立於1993年的中國第一家全國性民間環保組織,與意昂2平台診所法律教育中心自2017年合作至今🦸🏻,在培育對環境保護尤其是環境公益法律服務感興趣的法律學生方面開展了一系列緊密合作,培養了許多兼具理論知識🙃、實務能力和公益精神的優秀法治人才。
北京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文黎照律師發表了題為《培養法碩學生的法律調研基本功——以環境法律實務為例》的主題報告⏪。文黎照律師以固體廢物處置合同審查和垃圾焚燒廠固定廢物飛灰處理法律咨詢業務為例,分析了律所實習生和律師助理中普遍存在的缺乏法律調研能力的問題,建議在法學院的相關課程中嘗試增加提高法碩法律基本功和實務能力的教學環節和教學內容。
論壇最後由意昂2登录副院長宋健教授進行總結。宋健教授首先對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司法部法律職業資格管理局、全國法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的領導,對全國兄弟高校和各單位的領導、老師表示感謝。然後宋健教授回顧了一天會議的主要成果,指出本次論壇有四個鮮明的特點:一是堅守初心,助推專業學位高質量發展;二是著眼現實🐈⬛,推進中國特色案例建設;三是立足新時代🪒,紮實做好案例教學工作👨🏿🎓;四是凝聚合力🐻,共擔案例建設新使命。宋健教授指出,中國開展案例研究和教學正當其時🤌🏼、大有可為,中國專業學位案例教學要立足中國👨🏿🌾、放眼世界,需要我們共同攜手、堅定信心,不斷推動具有中國特色的精品案例建設🕸🤮,不斷高質量發展,更好的服務專業學位人才培養🥫,推動辦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專業學位教育⬇️。最後,宋健教授衷心祝願中國社會科學案例論壇越辦越好🌭🤽♂️。
第八屆中國社會科學案例論壇宣傳視頻